加入收藏  |  网站地图
 
  教师文选
当前位置: 首页->教学教研->教师文选->正文

利用态势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

时间:2004年02月22日 00:00    来源:    作者:叶运强    阅读:

利用态势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

龙岗平湖鹅溪小学 叶运强

摘要 态势语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,使用态势语要遵循准确、适度、得体的原则,要避免混乱、泛滥、粗俗、单一等毛病。

关键词 态势语 课堂教学 效率

语言是人类思维的重要交际工具。从广义上来说,语言包括声音语(口语)、文学语(书面语)和态势语(体态语)三种。所谓的态势语,就是通过手势、表情、姿态、眼神来表达某种意思的一种无声语言。长期以来,许多教师偏重于用有声语言来教学,对态势语的作用认识不足,不够重视。其实,在课堂教学过程中,它可以起到帮助组织教学、活跃课堂气氛、突出教学重难点等作用。是一种有效的、不可忽视的教学辅助手段。行为科学告诉我们,几乎一切无声的语言,即体态语言都可以用来作为人际间沟通的手段,都可以用来为教学服务。因此,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的同时,如能恰当地使用态势语,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。

一、态势语是师生双方信息传递有效的、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

据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·梅拉宾通过实验提出了这样的一个公式:信息资料的总效果=7%的词语+38%的声音+55%的人体动作、面部表情。我们姑且不去谈论这个公式所列的百分比的精确度如何,但它可以告诉我们,面部表情对信息传递有着重要的影响。由此我们不难看出,包括面部表情在内的态势语在传递信息方面有着的重要作用。

态势语在课堂教学上是对有声语言的补充。而对学生接受的角度来说,靠视觉渠道收取信息总是比从听觉渠道接受的信息印象更强烈。人的记忆,80%是靠视觉来确立的。态势语是诉诸于人的视觉器官的,具有很强的直观性,能够把抽象的语言化为具体、生动、可感的形象,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。注意是一种心理现象,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。它“是一座门,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。”它能保障学生对知识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并作出更准确的反应,。因此,教师在使用有声语言的同时辅以态势语,可以使学生获取的信息更清晰、更精确。

神经生理学表明,人的大脑左、右两个半球有不同的分工:左半球接受语言和逻辑符号,而右半球接受非语言即形象符号。如果只听不看,就只有大脑左半球工作;而听看同步,则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同时工作,效果就截然不同。在教学《爬山虎的脚》时,为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爬山虎的脚在墙上是怎样向上爬的。在讲述的同时,我在黑板上演示,引导学生用手指充当爬山虎的脚,模仿爬山虎“触、巴、拉、贴”等动作在桌子上爬,这样就把爬山虎向上爬的情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,收到了有声语言所不能比拟的教学效果。因此,“如果我们脱离沟通过程中的非口头语言手段,沟通过程将是不完全的。”

手势、姿态、面部表情是社会心理学所称的“光学——动力符号系统”。这种符号系统在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。在课堂教学中,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,自然恰当地运用手势、姿态和丰富的面部表情来辅助有声语言,可以使课讲得声情并茂,生动活泼。

眼神是师生双方信息交流过程中另一个特殊的符号系语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而眼神是眼睛的一种无声语言。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,就是因为眼睛里可以传递出各种信息,流露出各种各样丰富而复杂的感情。“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,不要字典,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。”(劳夫·爱默生语)。实践证明,儿童注意的特点是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的面部上。而成年人对面交谈时,正常的情形总是望着对方的眼神。所以我们在讲课时用眼睛望着天花板或地下,就等于切断了与学生的视线交流,向学生关闭心灵之窗。这样,既不能用眼睛辅助有声语言教学,也不能及时观察和把握学生听课的反馈情况。有经验的教师,目光总是接触学生,与他们保持持续不断的视线接触,在讲课时做到随机应变,调控教学流程。

二、使用态势语应遵循的原则。

(一)准确。这是对态势语的方面的要求。教学时,态势语要根据讲述内容的需要进行恰当使用。教师操作时应清楚、准确,符合学生的理解水平,明白易懂。而不能使用含义模糊过于夸张的态势语。一位教师在讲《小蝌蚪找妈妈》时,为了使学生准确区分“甩、摆、迎、追”的意思。在分角色表演时,利用准确的态势语,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这四个动词的含义和区别。反之,有些男教师模仿“杨二嫂”形象时,翘起脚尖学小脚女人走路,这是不足取的。

(二)适度。这是对态势语在的方面的要求。态势语必须是为讲述内容服务的,是在有声语言不方便表达,不易表达或表达不清的情况下才使用。切忌使用过多,要去掉一些可用可不用的态势语。以免形成手舞足蹈的现象,损害了教师自身良好的形象。有些教师在叫学生上台做题或板书时一招手,然后做完叫他们返回时又一挥手。这些态势语都是多余的,而且又表现出对学生的不尊重。

(三)得体。这是对态势语在风格方面的要求。教师一举手、一投足、一顾一盼之间,都要不失稳重、高雅的仪态。举止高雅大方,神情亲切自然。那种故弄玄虚、装腔作势,脱离授课内容的态势语必须禁止。要做到这一点,教师除了要加强自身修养外,还要在备课时,注意态势语的设计和训练。所设计的态势语必须符合授课内容,含有信息,内容充实;必须符合学生知觉、注意、思维、情绪和意志过程的规律,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。

三、使用态势语时应注意的问题

在当前的教学中,许多教师态势语的应用普遍存在着个人的习惯性和随意性,直接影响了信息的传递效果。因此,在使用态势语时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:

(一)忌混乱。在教学时,不要随便使用一些对有声语言没有辅助作用,不包含“有语义信息”的态势。如有的教师讲课时,喜欢习惯地来回走动,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。有的甚至望着天花板或窗外,吸烟,这不仅无助于有声语言的表达,相反,对信息传递起了阻碍的作用。

(二)忌泛滥。据研究统计材料,7-10岁儿童能聚精会神地注意一种事物的时间是20分钟,10-12岁是25分钟,13岁以后是30分钟。态势语使用过于频繁,手势、动作太多,会使人感到眼花缭乱,容易引起学生分心与走神,不利于学生思考与信息反馈。揉眼睛、搔痒、敲桌子、拍黑板、理头发、玩衣扣等多余的态势要尽量避免。

(三)忌粗俗。态势语的设计和使用要时刻考虑是否会损害自身形象。那种为了迎合学生,使用轻浮、粗俗的态势语是不足取的。如有的教师模仿周扒皮学鸡叫。缺乏沉稳、高雅,难登大雅之堂,不但会给学生带来精神污染,而且降低了教师的威信。

(四)忌单一。心理学表明,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人的注意。从动因上讲,他们的注意很大程度上会被教学的直观性、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情景所吸引。生动丰富而又直观的态势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,使学生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乐趣,而不是负担,苦差事,就会更加勤奋学习。单调呆板的态势语,势必引起学生的反感,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,刺激他们的求知欲,引发探究性行为。所以,在使用时要考虑两个因素:1、态势语各要素之间要协调使用。2、要与有声语言配合使用。这样既可以避免单一重复的现象,又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。

总之,在使用态势语的时候,应充分认识它的特点和运用原则,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,灵活应用,恰如其分地辅助有声语言的教学。只有这样,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它独特的功能,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。